浅谈如何最大限度避免农作物病毒病带来的损失
自作物上发现病毒毒株以来,现已能识别的不下数十种,每个毒株按其序列排列都有其基因编号,能完全治愈的已有很多,世界难题也有个别,这个不仅在中国有,其他的国家也一样,只是根据国情和国家实力不同,都有差异罢了。
从以前的谈“毒”色变,到现在用药后都能改善或治好,这就是近几十年来发展的一个进步,前面也讲了,要精准对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省时,省力,省投入,增产、创收、高回报。针对这么多年产品的升级和对很多科作物的病毒病治好方案汇总,很大方面的为各地种植户提供了丰收的保障。在各地经销处特别是农资经销商的细心试验中,很多慢缓的恢复方式也得到了飞跃式提升,对东、西、南、北都试验成功之后,把对应的用药方案汇总在了咱们这个微信公众号【植物源生物植保】中了,可以关注之后,在里面直接搜索作物名称,大多都能直接找到对症的发病率与配药比例和打药方法、禁忌、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有些种有机作物或想做有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方法也隐藏在了咱们这公众号内,直接自己照做,就能生产出达标NY 525以及NY 884的肥料,比去买商品肥要省不少钱,但需要自己去做,费些时间的人工,自己做的肥料绝不会有假,亩用量分两种情况,按季儿施,基础施入土每季儿约1.5吨,按年施,一次约五吨左右,要求的生物发酵好的肥料含水量在30%以内。可以对比其口感、产量、长势和病虫害方面的性价比,完全掌握之后,可以继续学习非有机作物种植的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配方计算和育苗基质的自行配比,都不算太难,有了有机肥料做基础,那些就都比较容易了。
为什么穿插了上面一段,就因为它能有效减少病虫害,从而大大降低了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特别是一些真菌、细菌病害,大多是因化肥长期连年施用,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几何倍增的疯狂生长,现在微生物生产厂商都盯上这个方面了,它也不是万能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不是一喷一冲就完全解决问题了,并且都怕阳光,停留在地表的,只要阳光紫外线能照到的,都有被团灭的命运,离开水,微生物一样没有效果。这个是基本常识,上过初中的应该都比较清楚。
除了上述之外,若是地块环境三年内生过准病毒病害的,建议种上苗或是种子出来生出叶开始,可以直接用灭虫药和能在苗期打的防病毒病的产品(咱们这系列的产品是完全可以用的)有些化学产品苗期禁用,要看好产品说明,最大限度的降低病毒病的发生,退而求其次的是,发现叶片异样或苗子生长停滞、放缓的病毒病苗,就抓紧防治。白天晚上注意刺激式害虫的出现,见虫就灭,能减少很大损失。若是种子基因带毒,立马拔了,换个地方再种,这个暂时无解。
除病毒病防治外,影响产量的另一个原因是药害肥害,很多人是病急乱投医或者不慎用药用肥料比例重了,形成了药害肥害,当下育苗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咱们已经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大田除草剂药害,咱们有配方可以部分解决这类问题,没有说完全解决是因为,很多地方很多作物没有逐一去试验,有图有视频发来看看,配方打过一遍后七天内看效果就好。从今年来看很多大地块儿都是比较严重的通常需要两至三遍,
在防冻害上,咱们这产品任一款都是在降温的前一天下午打上一遍就行,在日酌害上,七天打一遍,也就两三遍解决问题。这些都是这三十来年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如遇浇不上水的旱地,发生了以上情况,只有先打一遍保命,等到下雨后打第二遍,间隔七天打第三遍,效果比较好。
以上都是针对目前农业上的常出现问题一个肯定的认知,只是个人的浅显总结,如有不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更好方案,也欢迎不吝赐教。
谢谢阅读,㊗️ 心想事成 万事顺意